2011年9月19日 星期一

第捌章 論部基礎對法 三、動機

三、動機
  動機緣心而起,而能左右心王的思維。自體心本身只有
微知的感受而無了識之能,無法分辨所緣之境,自性心只有
在各種不同的動機交互運作支配之下,才能產生出各種分辨
事物的好壞、輕重、大小、優劣、善惡。換言之,思量名意,
了別名識,如同水之本身本來澄明無色,但如加入紅、黃、
藍等不同的染料,原來的水色即變為紅水、藍水、黃水。其
中原水色是心,染料即是動機。

(一)與一切之心所相應而起之動機有七種:
   1、觸;
   2、受;
   3、念;
   4、思;
   5、三摩地(定);
   6、勝解;
   7、作意。
   此七種之動機與一切之心所相應,稱為大遍地法。
(二)六種與部分心所相應之隨緣相應動機:
   1、將發身語時先起審慮之思(審慮思)。
   2、起決定心時發動之思(決定思)。
   3、正發身語而動作善惡之事時最深之思(動發勝思)。
   4、勤。
   5、愜心合意(愛)。
   6、欲(隨逐善性而起之希冀心)。
   以上動機,能隨逐部分善性、惡性之心而起,故為隨
   緣相應動機。
  【註】七種與一切心所相應而起之動機和六種隨緣相
     應動機,共十三種動機,能對善性、惡性之心
     引發相應,故稱之為遍大地動機。
(三)引發罪業之十四種惡性動機:
  1、無明、愚昧。    8、恚怒、瞋恚。
  2、無慚。       9、妒忌。
  3、無愧。       10、慳吝。
  4、思緒起伏。     11、惱悔。
  5、貪婪。       12、昏沈(惺忪)。
  6、妄信。       13、掉舉(懈怠)。
  7、驕慢恣肆。     14、誤解。
(四)引發善業的二十五種善性動機:
  1、與所有善業相應之十九種善性動機機:
    1。虔信。      11。合心。
    2。念憶。      12。好意。
    3。慚。       13。好心。
    4。愧。       14。遂意。
    5。無貪。      15。遂心。
    6。無瞋。      16。快意。
    7。中立。      17。快心。
    8。善念。      18。純正動機。
    9。善心。      19。純正心。
    10。合意。
    此十九種善性動機皆能緣心而起,引發善業,故稱
    為善性動機。

  2、免玏惡業之三種無惡動機:
    1。正語指非職業性之妄語、兩舌、惡口、綺語。
    2。正業指非職業性之貪、瞋、邪。
    3。正命指在生活中、十惡戒中之四口業、三意業。
    此三種之動機能免致惡業,故稱無惡動機。

  3、對象為無量眾生的兩種宏願動機:
    1。為眾生中受苦之人發願慈悲濟助。
    2。對幸福中心生歡喜心(喜見他樂)。
    此二種動機為對眾生緣慈悲而發之宏願動機。

  4、慧動機:
    能分別事理決斷疑念之作用者為慧念。能引發慧念
    之動機,稱為慧動機。

主要的幾種動機
  1、作意:
      作意者係指具使警覺而趣所緣之境的作用,能引
      發善惡二業。作意強勁者令心旺盛,作意微弱者
      令心境意志薄弱,是促成善惡二業的主動機。
  2、勤:
      於事不懈怠曰勤,事欲成功必依勤,奮進者勤之
      表現。無勤之意識,無法成就大事。
  3、希冀:
      不論事之好壞,心有所求者皆為希冀,有希望企
      求之動機,而無勇氣者無法成就大事。
  4、愚昧、無明:
      事理不明、是非不清、黑白顛倒稱為愚昧無明。
      對善惡分不清楚,對色、空之法理和聖諦之真義
      不明所以者,皆因愚昧無明之動機所作崇。
  5、無慚:
      做了壞行惡業還能若無其事而理所當然者即是無
      恥之人。行事作風無慚者,總以為敢於做壞事、
      行惡業是光榮之事而沾沾自喜。
  6、無愧:
      毫無憚忌的任性做壞事、行惡業者,皆不知壞行
      惡業之報應,故才會洋洋自得的放手大做。
  7、貪婪:
      為滿足自身的欲望而放任的追求為貪婪。貪婪是
      無限量的,貪婪的欲望永遠不會得到滿足。但如
      希冀的是解脫之道、佛法的真義、文學的求知及
      濟貧助苦之事,則不在貪婪的含義中,那是良性
      可行的希冀。
  8、矯揉造作:
      欲掩飾自身的罪行惡業之舉動稱為矯揉造作,是
      貪的另外一種表現。
  9、自誇自擂、刻意吹噓:
      喜歡向別人誇耀子虛烏有、不切實際的身份、地
      位,是貪的另一種表現形式。
  10、邪信:
      不相信因果律的人會有”行善不一定有善報,作
      惡也不一定有惡報”的想法,這是違反佛法真理
      的謬論,有這種思想的人即是邪信異端之人。
  11、瞋恚:
      言行粗暴即是瞋恚;內心煩悶之時、失敗灰心之
      時、傷情失意之時、懼怕恐怖之時、憤怒之時、
      委屈失望之時都會有瞋恚的形態表露,這即是瞋
      恚之動機所使然。
  12、嫉妒:
      看到對方的成就而覺得不是味兒,抱怨、不舒暢
      之心理稱為嫉妒,在其他人口中聽到稱讚他人的
      美麗、富有等話語時覺得不入耳,或對他人的成
      就表示譏諷、毀謗、怨言、謾罵的行為,即是基
      於嫉妒之心理。
  13、慳吝:
      在自身的心理上覺得捨不開、吝惜的行為稱為慳
      吝,對屬於自身或他人的財物、地位、名譽和權
      力,不肯任他人得到而產生的吝嗇心,都是慳吝
      的表現。
  14、虔信:
      指虔敬三寶和相信因果律之動機。
  15、念憶:
      對布施等念持之認識稱為念憶,即是念持佛法之
      殊勝妙德。
  16、羞恥和憚忌:
      對從事罪行惡業感到羞恥和憚忌是舉世奉行的道
      德基礎,也是維護社會道德的基本認知,每一個
      人心須對羞恥和憚忌有深入的體會才能談得上修
      身。
  17、無貪:
      不愛不貪是良好的修養,不貪的涵義是指對自身
      應有之需要以外的貪愛無所追求;而能將屬於自
      身的財物捨棄(如布施)的發心,更是不貪不愛
      的具體表現。
  18、平和:
      在日常生活中,待人接物時,態度溫和,能寬恕
      別人就是平和動機的表現。具有平和修養才能對
      眾生的利益產生慈愛和歡喜之心。
  19、通達:
      能就事論事,實事求是的看待問題是通達的表現
      ,慧念即是促成通達的一種動機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